SFC牌照体系以“业务类型+风险等级”为划分基础,覆盖证券交易、衍生品操作、资产管理和咨询建议等全链条金融活动。其设计理念体现在三方面:
-
资本门槛差异化:根据业务风险设置500万至1000万港币的最低资本要求;
-
人员资质严格化:要求持牌负责人员(RO)具备3-5年相关从业经验;
-
合规体系标准化:强制提交业务计划书、风险管理制度及合规手册。
1号牌(证券交易)
适用主体:香港本地或海外注册机构,需在香港设立实体办公场所。
核心要求:
-
最低缴足股本300万港币,流动资本100万港币;
-
至少2名持牌RO,需具备3年证券交易或经纪业务经验;
-
需建立客户资产隔离制度与交易监控系统。
业务范围:股票/债券买卖、基金分销、证券配售与包销。
监管重点:SFC通过定期现场检查,核查交易记录与资金流向,防范内幕交易。
2号牌(期货合约交易)
适用主体:与1号牌一致,强调本地营业地址。
核心要求:
-
资本要求与1号牌相同,但需单独持有;
-
RO需具备期货交易实操经验,通过SFC资格测试。
业务范围:股指期货、商品期货等衍生品交易。
监管重点:限制客户杠杆比例,防止过度投机。
3号牌(杠杆式外汇交易)
适用主体:仅限香港注册法团或海外公司。
核心要求:
-
最低资本500万港币,需实缴到位;
-
RO需具备外汇交易与风险管理双重经验。
业务范围:零售及机构客户的杠杆外汇交易。
监管重点:强制每日披露持仓风险,限制广告误导性宣传。
4号牌(证券投资咨询)
适用主体:咨询机构无需高资本门槛,但需本地办公。
核心要求:
-
无最低资本限制,但需证明财务稳健性;
-
RO需持有CFA或同类专业资质。
业务范围:发布证券研究报告、个股分析、组合建议。
监管重点:禁止利益冲突,要求明确披露关联方持仓。
5号牌(期货投资咨询)
适用主体:与4号牌类似,侧重衍生品领域。
核心要求:
-
RO需具备期货市场分析经验;
-
需建立投资建议复核机制。
业务范围:期货策略制定、套利方案设计与市场趋势解读。
监管重点:防范操纵市场言论,禁止预测性误导。
6号牌(机构融资咨询)
适用主体:专注企业服务的投行或咨询公司。
核心要求:
-
最低资本300万港币;
-
RO需主导过IPO/并购项目。
业务范围:IPO承销、并购财务顾问、债务重组。
监管重点:审查交易文件真实性,防止虚假陈述。
7号牌(自动化交易服务)
适用主体:金融科技公司或传统券商。
核心要求:
-
最低资本500万港币;
-
需通过SFC系统安全认证。
业务范围:算法交易平台、虚拟资产交易所接口。
监管重点:防范“幌骗”交易,确保订单执行公平性。
8号牌(证券保证金融资)
适用主体:专注两融业务的券商。
核心要求:
-
最高资本门槛1000万港币;
-
需建立动态风险评估模型。
业务范围:股票质押融资、保证金交易。
监管重点:限制单一证券质押比例,防止流动性危机。
9号牌(资产管理)
适用主体:公募/私募基金管理人。
核心要求:
-
最低资本500万港币;
-
RO需具备3年全权委托管理经验。
业务范围:证券、期货、房地产信托及虚拟资产组合管理。
监管重点:强制第三方托管,定期披露净值与持仓。
10号牌(信用评级)
适用主体:独立评级机构。
核心要求:
-
无资本限制,但需2名持牌RO;
-
评级方法需通过SFC备案。
业务范围:债券评级、结构化产品信用评估。
监管重点:禁止评级购物行为,确保方法论透明。
-
牌照隔离原则:同一机构持有多类牌照时,需建立防火墙制度,防止利益输送;
-
持续报告义务:每月提交交易数据,年度审计需经SFC认可的会计师事务所;
-
客户适当性管理:需评估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,禁止向零售客户销售高风险产品。
-
2024年修订《虚拟资产交易指南》,明确9号牌机构可管理加密资产;
-
推出“快速审批通道”,鼓励ESG评级机构申请10号牌;
-
对跨境业务增加“实质经营”审查,打击空壳牌照。
